学软件开发技术好不好?
“您公司那边我去不了了,抱歉,我现在在职,对目前的工作比较满意。”挂完电话,李强(化名)心里有一丝的不平静。
“这是我拒绝的第三个从事软件开发的公司了,之前我投了求职简历,我现在的公司首先致电联系我,这边待遇不错,我就选择在这边工作了。”李强说。
李强是一名从事开发软件的工程师,之前他在深圳一家软件开发企业工作,后来来到北京求职,现在就职于一家从事医疗系统开发软件的公司。
“我明显感觉到现在软件开发这个行业正大量地需要相关人才,我所了解的深圳、成都都是这样,北京这边则更显火爆。”李强说。
软件开发专业可谓是IT行业的灵魂,技术含量高,可替代性小,薪资水平远远高于其他行业。
创新成为一大亮点
在家不想做饭,就可以拿起手机联系上门做饭的厨师;不想出去吃饭,便可以拿起手机订餐,专门有人送餐上门;相约朋友出去吃饭,再拿起手机预定餐厅和餐位,还可以预约订菜等等。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线上线下齐发展的这种O2O服务已变得越来越火爆。而O2O服务业务的增长也直接带动软件开发业务的增长。
工信部官网统计数据显示,2015上半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完成软件业务收入20217亿元,同比增长17.1%,增速与1至5月持平。其中,二季度完成软件业务收入11430亿元,比一季度增长30%。2015年上半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利润总额2193亿元,同比增长12.6%,增速仍低于去年同期9.4个百分点,但比一季度提高3.5个百分点。
数据还显示,2015上半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从业人员平均人数超过540万人,同比增长8.3%,增速比一季度下降0.5个百分点,低于去年同期2.2个百分点;从业人员工资总额增长15.2%,增速比一季度提高2.1个百分点,但低于去年同期5.4个百分点。
工信部发布的2015年1至6月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表中,北京、上海、广东、四川、山东几个省市名列前茅。
以“饿了么”、“美团外卖”为代表的各类食物外卖APP,让消费者不想出门、没时间出门都不再是问题,只要用手机下单,热气腾腾的外卖就能直接送上门。如觉得外卖送来的食物不安全、不合口,“好厨师”、“吃饭饭”等APP能直接把厨师“送”到家中。
素有“中国软件名城”之称的深圳,近年来软件行业的软硬实力均在迅猛发展,华为、腾讯等龙头企业撑起软件产业的半壁江山。
生活服务类APP除了已完全渗透衣、食、住、行相关行业,更是关注到了百姓生活中的各个细节,如天气类APP“墨迹天气”、“即时天气”等,在即时更新所在城市的天气基础上,还开发出各类贴心的生活气象提示:气温降低提醒加衣、有雾霾提醒减少外出运动等。
上半年,全国软件产业正进入新一轮创新活跃期并显现出行业特征,如新兴领域信息技术服务业在快速发展,其中,运营相关服务,包括在线软件运营服务、平台运营服务、基础设施运营服务等在内的信息技术服务收入增长18.1%;电子商务平台服务,包括在线交易平台服务、在线交易支撑服务在内的信息技术支持服务收入增长22.9%。
同时,各企业业务正加速向网络化、服务化和平台化转型,软件产业结构不断趋于优化。
信息消费强劲增长行业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
根据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一五”期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持续快速发展,年均增速达28.30%。进入“十二五”以后,我国软件产业总体依然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
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背景下,我国软件产业发展既受到市场需求减弱的挑战,又面临着信息消费强劲增长、云计算等新兴领域加速发展、利好政策密集出台等发展机遇。
记者从赛迪智库了解到,赛迪智库认为我国软件产业发展将继续维持稳中有落的发展态势,内外部环境不会发生明显变化,但仍然存在须注意的四个主要问题:一是软件企业在新常态下面临较大经营压力;二是工业软件发展缓慢拖累工业智能化进程;三是国产操作系统应用推广形势困难加大;四是信息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一位不愿具名的某产品工程师告诉本报记者,在未来软件开发中,隐私问题并非是最重要的,开发人员必须知道的趋势之一是隐私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将逐渐暴露。正如任何工具一样,技术既可以实现服务又可以泄露隐私。
“平衡隐私和技术进步将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上述工程师说。
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司长陈伟在 “2015推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骨干企业发展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全行业要把握软件产业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的发展趋势,按照《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的战略部署,发挥软件的核心驱动作用,大力推进软件技术与工业技术融合发展,突破一批核心技术,研发重点行业工业控制系统,支持工业软件关键技术产品的研发,推动智能制造。
在“十三五”期间以至未来的十年间,制造业软件产业发展将迎来历史性机遇,在制造业信息化科技旗帜的引领下,创新驱动,制造业软件必将伴随制造业的个性化、服务化、智能化发展,赢得突破性发展机遇,实现对《中国制造2025》蓝图的全面支撑。